学院新闻

北京大学举办第六届“伊朗学在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


      2016年10月29-30日,由北京大学伊朗文化研究所举办的第六届“伊朗学在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顺利召开。此次研讨会共邀请了来自中国、伊朗、日本和德国的39位专家学者进行了学术发言,并吸引了近70人前来参会。本届研讨会相较于前五届“伊朗学在中国”研讨会,其参会规模和发言数量都达到了新的高峰。

      在29日的开幕式上,北京大学副校长李岩松首先从中伊两国悠久且举足轻重的历史关系方面,强调本次研讨会召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紧接着他总结随着历届研讨会的召开,不仅诞生了多部高水平的论文和专著,同时也带动了其它高校和科研机构中伊朗文化研究所的成立和发展,相信本届研讨会也能取得成功。伊朗驻华大使阿里·阿斯加尔·哈吉也在开幕式上发言,他指出随着今年一月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伊朗的圆满访问,伊朗在”一带一路“发展规划中的作用更加突出,相信中伊两国未来在经济和文化等领域能取得更加长足的发展,而此次研讨会的召开则为各专家学者提供了交流探讨,继续开展关于中伊研究的契机。伊朗学基金会副主席古德拉图拉·阿里扎德也随后致辞,预祝研讨会圆满成功。

      开幕日当天,共有四位学者进行了主旨发言,其中南京大学历史学院的刘迎胜教授在《有关元代使用的几个波斯语词汇——摩合罗、里木与角端》的发言中,借词源研究反映波斯贸易在中国文化中的影响;伊朗库姆大学的阿赫马德·礼萨伊副教授的《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之城》发言,重点强调了内沙浦尔、巴尔赫、木鹿和赫拉特四城在丝绸之路这一经济和文化桥梁中,对伊斯兰教和波斯语传播所起到的作用;德国波恩大学东方与亚洲学院的廉亚明(Ralph Kauz)教授的《14世纪波斯语文献<胜利之书>所记忽必烈登基事件的始末》则从文献学角度证明波斯语对于研究蒙元史的重要意义;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林梅村教授所讲的《丝绸之路上的波斯飞马》,则是通过对丝绸之路上的实物进行考古研究来推断这条道路对于文化传播的作用。

      在为期两天的研讨会中,各位专家分两个场地,八个主题进行了发言和讨论。会议的主题包括:伊朗-伊斯兰文化在中国;蒙元研究 1、2;文本中的文化融合;政治文化;医药与香料;前伊斯兰时代的伊朗文化;丝绸之路与考古。由于此次与会人数提高、论文数量增加,且发言主题的分配也更具体,各专家学者得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参与和探讨。

      此次研讨会于30日晚顺利闭幕。这一旨在加强国内外伊朗学领域学者间交流合作的研讨会自1992年起,每五年举办一届。作为中国伊朗学领域规模最大的学术会议,每届研讨会的召开都大大促进了本国波斯-伊朗文化研究的发展。此次研讨会得到了伊朗驻华使馆文化处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媒体对此次研讨会进行了专题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