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语妙天下字字珠玑】外院辩论队新生表演赛开赛
2012-09-25
9月23日下午四点,北大外院2012年辩论队新生表演赛在化北楼112隆重举行。表演赛由现任领队11级希伯来语系的童心怡主持,她首先带领大家回顾了外院北大之锋出色的历史战绩。外院学工办副主任、团委副书记王艳超老师,外院学生会主席杜周安安,外院辩论队前领队刘荷真、周宓、徐如梦、林一鸣,辩论协会前会长崔迅铭,数学科学学院前领队李亮,以及多位辩论协会的前辈们也来到比赛现场为新生们助阵。随后,新生表演赛正式开始。
第一组辩题为“遏止污染主要靠政府规范还是公民意识”。第一组出场的新生辩手们让人眼前一亮。正方持“遏止污染主要靠政府规范”观点,对此正方辩手就政府施政具有“强制性、时效性、长久性”的特点展开立论;而认为“遏止污染主要靠公民意识”的反方则通过阐述公民是行为主体,政府规范的实施基础是公民,以及质疑政府法律法规实施的有效性、快速性进行回击。双方还就“群体”的定义、公民意识的复杂性等问题短兵相接。在嘉宾提问环节中,嘉宾提问双方各自怎样定义“政府规范”和“公民意识”的范围,辩手们的回答略显模糊,体现出双方在对辩题的理解上还有更大深入空间。第一场辩论结束后,评委首先就辩手着装正式、礼仪规范等方面提出表扬,同时就程序性问题、辩论规程等再次作了强调,对辩手的立论环节提出提高语速、拓展内容等的建议
第二组辩论议题为“文化经典通俗化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双方就“经典”的定义、“通俗化”的概念以及通俗化对文化本身和人类发展的角度各自阐述观点。正方通过举出于丹解读《论语》、易中天《品三国》被大众推崇的例子,论证了文化经典通俗化是文化传承、教化现世的重要推动力。而反方则指出经典文化在通俗化过程中容易被误读、曲解甚至走向低俗化,从而提出有力质疑。双方还就受众范围展开激辩,持“利大于弊”观点的正方认为文化经典的受众范围应广泛,不论文化水平的高低。而持“弊大于利”观点的反方则认为文化经典属阳春白雪,自身属性决定了受众范围的局限性。整个辩论过程的高潮出现在自由辩论环节,其中一度出现正方中的三人不约而同起身辩驳反方的激烈场面。双方总结陈词完毕后,评委指出改进所在,正方应把文化经典抽象成智慧、文化形象,立意着重在“取一瓢饮”上更有说服力。而反方在辩论中过分注重操作层面,更应考虑到大众惰性等实际问题,这些意见令新生辩手们受益匪浅。
第三组就“艺术商品化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展开唇枪舌战,观摩了前两组辩论后的第三场辩论在积累了一定临场经验的优势下,表现抢眼。持“利大于弊”观点的正方就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化的必须性、人民对精神文化的需要性以及文化传承性等方面展开。而反方则定义了“艺术是反映生活、满足精神需求”这一概念并指出商品化对艺术家造成干扰,很有可能使艺术水准倒退,从而有力回击正方关于“艺术商品在市场经济下以商品化收益为主要目的”的观点。双方观点不断碰撞,场面热烈。如当正方提出“艺术商品化能对艺术家提供经济基础”这一颇有说服力的论点时,反方立刻抛出“商品化一定能代表有钱吗”等观点,从而予以更有力的回击。最后一场辩论结束后,评委肯定了第三场辩手的出色表现,认可了辩手们良好的切“点”功力,观点犀利,但同时提出更高要求,希望辩手们能就提出的观点继续诘问,继续深入。
三场辩论赛均具有相当的观赏性,为新生辩手提升辩才、锻炼思辨能力、提高临场应变能力提供了平台,也充分体现了天博官方网站,天博tianbo(中国)辩论队“新生历练成老手、老手又反哺新生”的优良传统。我们相信新老外院人将秉承传统、再续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