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许钧教授受邀做客北京大学人文工作坊畅谈“文学翻译、文化交流与学术研究的互动”
2017-12-14
2017年12月11日下午14:00,应天博官方网站,天博tianbo(中国)世界文学研究所邀请,著名翻译家、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许钧做客北京大学人文工作坊,作 为主讲嘉宾在外院新楼501会议厅做了“文学翻译、文化交流与学术研究的互动——以我和勒克莱齐奥的交往为例”的讲座。工作坊由天博官方网站,天博tianbo(中国)世界文学研究所所长凌建侯教授主持。对话嘉宾有天博官方网站,天博tianbo(中国)英语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人文学部主任申丹,天博官方网站,天博tianbo(中国)法语系段映虹教授、天博官方网站,天博tianbo(中国)英语系黄必康教授和天博官方网站,天博tianbo(中国)世界文学研究所副所长程小牧博士。天博官方网站,天博tianbo(中国)法语系杨国政教授担任了讲座评议人。天博官方网站,天博tianbo(中国)院长宁琦教授、副院长吴杰伟教授出席了工作坊。来自北京大学和驻京部分高校的100余名师生参加了本次工作坊。
主讲人许钧教授
许钧教授重点围绕翻译与发现、研究和推进三者的密切关系展开讲座内容。他以自己与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40年的交往为例,深入探讨了如何以文学翻译为入径,在文字、文学、文化等多个层面积极探索,在学术研究、文化交流、人才培养的融合与互动中履行好一个人文学者的职责和使命。许老师在开场白中提出,许多人文学科教师兼具译者、学者等多重身份,有时翻译的任务排在了学者的任务之前,高校外语教师需要树立“翻译不能止于翻译”的意识,一方面翻译是从A语言抵达B语言的一个过程,必定从语言和文字出发,另一方面翻译呈现出不一样的目标,在其背后,一头是作者,一头是读者,中间则是原文本与译文本,由此出现了由作者、译者、文本与读者乃至出版者、研究者等等共同构成的一个世界,因此译者应该肩负起打开这个以翻译为中心的多彩世界的责任。
首先,译者要善于发现。许钧教授以巴金十六七岁时的主动翻译为例,强调一个译者必须主动挖掘翻译任务,发现有价值的翻译对象。另一层含义的发现,即歌德所说的“通过译之明镜照自身”,为此主讲人分享了他阅读和翻译勒克莱齐奥作品的心路历程,阐明作家作品对于译者文学审美的重塑,使译者不仅用真善美来审视文学,而且对文学还有更深层次更多方面的理解。对勒克莱齐奥这位诺奖作家的发现,更印证了翻译者应该具备发现的眼光和能力,唯有这种发现才能看得更真、看得更美。
接下来,许钧教授谈及译者的研究任务。他强调,译者需在翻译过程中展开多个层面的研究,以便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世界。比如,语言层面的研究,译者可分析作品中的某些语句结构,探讨语言的丰富性、多义性、隐喻等问题。再如,文学层面的研究,译者通过翻译作品可对原作有更好的把握,许钧教授称自己即通过翻译勒克莱齐奥的作品而撰写了关于作品诗意的研究文章。还如,翻译学层面的研究,许钧教授忆及上世纪80年代翻译《追忆似水年华》,虽然翻译过程很艰难,但是在完成之后,写出《文学批评与翻译研究》一书,以翻译“追忆”的实践来探讨如何翻译长句、隐喻和风格等问题,进而提出,译者若不走向研究,翻译就会在结束之后便凝固了,而作为研究者的译者则可以走得更远。
最后,许钧教授谈到了翻译文化事业的推进作用。推进的含义十分丰富,包括译者对译著的推广、对作家的推广和对文化交流的推广。译者应当肩负起推进的责任,通过与作家的交流,加强跨文化沟通,以便让母语世界的读者可以增进对更多优秀作家和作品的了解和认知。讲座最后,许钧教授总结到:翻译本身就是要拓展一个新的世界。译者应该把善意的批评和指责当成学习的机会。他号召译者们以中华为根,弘扬优秀文化,推进中外交流,拓展精神疆域,驱动思想创新,从翻译出发,抵达更加丰富的世界。
座无虚席
杨国政教授对讲座内容作了评议,认为许钧教授身兼译者、文化交流者、研究者、高校教师与管理者5重身份,以自身经历实现了翻译、研究与教学的互促并进,讲座深入浅出,令人有醍醐灌顶之感。针对杨国政教授提出的中国研究者如何追踪前沿命题、发现热点问题,许钧教授结合自己翻译《红与黑》的经历,以及将勒克莱齐奥的手稿和成文加以对比并提出新思路,坦陈当前创新难度之大,但作为研究者也不必望而却步,仍需知难而进。
在随后的对话环节中,申丹教授首先以自己最近在叙事学上的新发现指出,她从一开始就没有迷信国外的学术研究,并鼓励青年学者要有理想和自信,只要努力与坚持,就一定能做出成绩。段映虹教授也勉励青年学生不要妄自菲薄,要努力让自己的翻译作品变成我们国家文化积累的一部分。她针对许钧教授的一篇新论文,提出如何处理翻译中的异质性问题。许钧教授回应称,当翻译具有绵延性的小说时,在中文中可采用先行词重复或使用插入句的办法,以便还原小说的这种绵延性特征。黄必康教授问及部队经历对学术研究的自律性的影响,以及诗歌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把握,许钧教授称军人生活帮助他养成了自律的习惯并产出了很多作品,但鉴于诗歌翻译的难度,他并未涉猎这一领域。程小牧老师对许钧教授在学术道路上的热忱帮助表达了感谢,并问及《沙漠》一书合作翻译的分工问题。许钧教授坦陈合译者对译稿的润色也滋养了他的母语水平,认为译者要善于学习,把某些善意的指摘作为提升能力和水平的契机。
提问照
外语教师应该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应该善于发现文化交流的重要介入点,善于借助翻译展开学术研究,担负起人才培养和文化推广的责任。许钧教授用亲身经历、生动有趣的实例阐发了上述观点,激起了现场师生的强烈共鸣和热切回应。针对同学们提出的如何处理cultural connotation、如何保持汉语翻译流畅性等问题,许钧老师耐心而又风趣地与在场同学进行深入探讨。同学们踊跃与主讲人互动,为此主持人特意延长了20分钟,仍让现场听众感到意犹未尽。工作坊在热烈、愉快的气氛中于16:50圆满结束。(严赋璟、刘发开 文字/王年军 图片)
与会嘉宾合影留念 左起:对话嘉宾程小牧、段映红、宁琦,主讲人许钧,对话嘉宾申丹,主持人凌建侯,评议人杨国政
主讲人许钧教授
许钧教授重点围绕翻译与发现、研究和推进三者的密切关系展开讲座内容。他以自己与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40年的交往为例,深入探讨了如何以文学翻译为入径,在文字、文学、文化等多个层面积极探索,在学术研究、文化交流、人才培养的融合与互动中履行好一个人文学者的职责和使命。许老师在开场白中提出,许多人文学科教师兼具译者、学者等多重身份,有时翻译的任务排在了学者的任务之前,高校外语教师需要树立“翻译不能止于翻译”的意识,一方面翻译是从A语言抵达B语言的一个过程,必定从语言和文字出发,另一方面翻译呈现出不一样的目标,在其背后,一头是作者,一头是读者,中间则是原文本与译文本,由此出现了由作者、译者、文本与读者乃至出版者、研究者等等共同构成的一个世界,因此译者应该肩负起打开这个以翻译为中心的多彩世界的责任。
首先,译者要善于发现。许钧教授以巴金十六七岁时的主动翻译为例,强调一个译者必须主动挖掘翻译任务,发现有价值的翻译对象。另一层含义的发现,即歌德所说的“通过译之明镜照自身”,为此主讲人分享了他阅读和翻译勒克莱齐奥作品的心路历程,阐明作家作品对于译者文学审美的重塑,使译者不仅用真善美来审视文学,而且对文学还有更深层次更多方面的理解。对勒克莱齐奥这位诺奖作家的发现,更印证了翻译者应该具备发现的眼光和能力,唯有这种发现才能看得更真、看得更美。
接下来,许钧教授谈及译者的研究任务。他强调,译者需在翻译过程中展开多个层面的研究,以便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世界。比如,语言层面的研究,译者可分析作品中的某些语句结构,探讨语言的丰富性、多义性、隐喻等问题。再如,文学层面的研究,译者通过翻译作品可对原作有更好的把握,许钧教授称自己即通过翻译勒克莱齐奥的作品而撰写了关于作品诗意的研究文章。还如,翻译学层面的研究,许钧教授忆及上世纪80年代翻译《追忆似水年华》,虽然翻译过程很艰难,但是在完成之后,写出《文学批评与翻译研究》一书,以翻译“追忆”的实践来探讨如何翻译长句、隐喻和风格等问题,进而提出,译者若不走向研究,翻译就会在结束之后便凝固了,而作为研究者的译者则可以走得更远。
最后,许钧教授谈到了翻译文化事业的推进作用。推进的含义十分丰富,包括译者对译著的推广、对作家的推广和对文化交流的推广。译者应当肩负起推进的责任,通过与作家的交流,加强跨文化沟通,以便让母语世界的读者可以增进对更多优秀作家和作品的了解和认知。讲座最后,许钧教授总结到:翻译本身就是要拓展一个新的世界。译者应该把善意的批评和指责当成学习的机会。他号召译者们以中华为根,弘扬优秀文化,推进中外交流,拓展精神疆域,驱动思想创新,从翻译出发,抵达更加丰富的世界。
座无虚席
杨国政教授对讲座内容作了评议,认为许钧教授身兼译者、文化交流者、研究者、高校教师与管理者5重身份,以自身经历实现了翻译、研究与教学的互促并进,讲座深入浅出,令人有醍醐灌顶之感。针对杨国政教授提出的中国研究者如何追踪前沿命题、发现热点问题,许钧教授结合自己翻译《红与黑》的经历,以及将勒克莱齐奥的手稿和成文加以对比并提出新思路,坦陈当前创新难度之大,但作为研究者也不必望而却步,仍需知难而进。
在随后的对话环节中,申丹教授首先以自己最近在叙事学上的新发现指出,她从一开始就没有迷信国外的学术研究,并鼓励青年学者要有理想和自信,只要努力与坚持,就一定能做出成绩。段映虹教授也勉励青年学生不要妄自菲薄,要努力让自己的翻译作品变成我们国家文化积累的一部分。她针对许钧教授的一篇新论文,提出如何处理翻译中的异质性问题。许钧教授回应称,当翻译具有绵延性的小说时,在中文中可采用先行词重复或使用插入句的办法,以便还原小说的这种绵延性特征。黄必康教授问及部队经历对学术研究的自律性的影响,以及诗歌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把握,许钧教授称军人生活帮助他养成了自律的习惯并产出了很多作品,但鉴于诗歌翻译的难度,他并未涉猎这一领域。程小牧老师对许钧教授在学术道路上的热忱帮助表达了感谢,并问及《沙漠》一书合作翻译的分工问题。许钧教授坦陈合译者对译稿的润色也滋养了他的母语水平,认为译者要善于学习,把某些善意的指摘作为提升能力和水平的契机。
提问照
外语教师应该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应该善于发现文化交流的重要介入点,善于借助翻译展开学术研究,担负起人才培养和文化推广的责任。许钧教授用亲身经历、生动有趣的实例阐发了上述观点,激起了现场师生的强烈共鸣和热切回应。针对同学们提出的如何处理cultural connotation、如何保持汉语翻译流畅性等问题,许钧老师耐心而又风趣地与在场同学进行深入探讨。同学们踊跃与主讲人互动,为此主持人特意延长了20分钟,仍让现场听众感到意犹未尽。工作坊在热烈、愉快的气氛中于16:50圆满结束。(严赋璟、刘发开 文字/王年军 图片)
与会嘉宾合影留念 左起:对话嘉宾程小牧、段映红、宁琦,主讲人许钧,对话嘉宾申丹,主持人凌建侯,评议人杨国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