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北京大学“东方文学图像系列讲座”第六讲成功举办


20171124日下午,在北京大学外文楼111会议室,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举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古代东方文学插图本史料集成及其研究”课题组承办的北京大学东方文学图像系列讲座第六讲,邀请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南京大学文学院赵宪章教授开讲,演讲题目为“语象与图像的对读与比较——‘文学图像论’之方法论刍议”。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暨南亚学系陈明教授主持讲座,来自北大校内外的师生共2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

讲座现场一角

\
讲座后部分师生合影(前排右二为赵宪章教授)

赵宪章教授从“研究背景相关问题”谈起,以徐冰所著的《天书》和《地书》为例,说明“图像时代”的负面影响和符号危机,图像已然向文字正式发起挑战,因此文学与图像研究要首先确定研究意义和学术立场,从而带着人文学术的人文关怀进入研究领域。赵教授回顾了基于语图符号学方法的文学与图像研究的历史,指出21世纪图像学异军突起,“文学与图像”极有可能成为文学研究的新母题,该学科在欧美已然是热门学科,在国内则方兴未艾。赵教授指出,文学图像研究可谓是新世纪的“新学”。他将文学与图像的关系命名为“文学图像论”,并具体地讨论了其观念和方法。在修正阿布拉姆斯的“文学坐标系”的基础上,他指出,作者、受众和世界只是文学的邻里,语言和艺术才是文学的血亲,而连接文学语言和艺术的正是“图像”,因此“语象和图像的关系”也是文学图像论的核心命题。赵教授提出文学之所以能成像,是因为语中有象。他追溯了“音响形象”一词的法语词源,结合海德格尔的观点,指出声音只是载体,“象”才是能指的根本。赵教授进一步谈到了“图像再现”和中国问题。就中国的题画诗而言,文字在魏晋至隋唐时期与图像分离,宋元之后则开始借题发挥,明清时期出现了语言对图像的遗忘现象,因此,在中国画中,语象和图像既有对应又有非对应的关系。由于关注的问题和绘画的主流等方面的不同,中西方的语图关系也有较大的不同。赵教授进而谈到了图像再现语象的主要图示与方法。经过对中国文学图像(题画诗)的研究,他一共概括出了应文直绘、旁见侧出、语篇重构、喻体成像、统觉引类等五种维度,并一一举例展开了具体阐释。这五种维度的共同特点是“应和文本语象”,它们都将可想的诗意变成了可见的图像,而不同之处则在于它们应和的方式或程度有差异。其中“应文直绘”最典型地表征了诗意图的基本特点,而诗意画堪称诗歌的图像修辞。赵教授还以鲁迅小说中的色彩描绘、主色调以及鲁迅语象和版画图像的统觉共享为例,简要地讨论了作为作家或风格研究的语图对读和比较。他指出,黑白交错是鲁迅作品中的色彩偏好,这和版画的色调完全吻合,因此可以说,鲁迅的小说风格总体上就是“版画风格”。这也是鲁迅被称为中国现代版画运动的精神领袖的原因之一。

到场的老师和同学们听了讲座以后,都表示深受启发,并就讲座的内容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暨亚非系陈岗龙教授结合自己对蒙汉本目连救母故事的研究经历,指出图像学研究过程中,应提高对基础理论分析的重视,而不仅仅是看图讲故事。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暨日语系丁莉教授则结合日本文学作品中的插图本绘卷,提出其中出现的图像对文学的反叛这一现象,认为分析语图的不同点亦是一个有趣的研究视角。南亚学系博士生段南同学也提出赵教授的讲座启发她在图像学研究中应加强对文字文本的分析。

      迄今为止,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陆续举办的“北京大学东方图像系列讲座”、以及北京大学“文学与图像”读书班的系列活动,不仅促进了相关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研究,而且正在为古代东方文学图像学在北京大学的建构奠定相应的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