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第五届北京大学南亚学系研究生学术论坛顺利举行

    一年一度,春暖花开。2018年4月22日上午9点,第五届北京大学南亚学系研究生学术论坛在天博官方网站,天博tianbo(中国)新楼501开幕。本届研究生学术论坛由天博官方网站,天博tianbo(中国)南亚学系承办,是学院举办的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系列学术活动之一。南亚学系主任、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明老师主持开幕式,天博官方网站,天博tianbo(中国)党委书记李淑静出席并致辞,对参加论坛的全体同学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她勉励同学们继承和发扬北京大学在南亚研究领域的优良学术传统,继续脚踏实地,勤奋努力,成为北京大学的区域和国别研究中的亮点。

 

李淑静书记致辞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李静杰老师、北京大学南亚系湛如老师也分别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周广荣老师、南亚学系副主任萨尔吉老师以及本系的张亚冰、王靖老师等近70名师生出席了本次论坛。

 

论坛师生合影

 

    此次论坛共收到来自南亚学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宗教系等不同专业方向的21位学生提交的论文,其中有20位同学在现场报告了自己的研究成果。报告依据研究方向分为四组,每组报告结束后,按惯例由评委老师们分别对每一篇论文进行详细点评,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
    第一组包含五篇论文,侧重于文本与图像关系的讨论。边慧媛的《印度美术中的摩伽罗形象》分析了印度石刻中摩伽罗的宗教寓意和世俗教诫功能。张薇的《中印佛传降魔成道的文本与图像流变》通过分析降魔成道图传入中国后的流传与演变,指出该图像在本土化的同时产生了新的图文方式。赖微在论文《希腊—巴克特利亚国王德米特里一世钱币中的大象图式探究》中,提出了有关大象图式出现在钱币上的两个猜想。胡子琦的《<法显传>与<大唐西域记>中的佛教石窟》和胡俊麟的《阿旃陀石窟2号窟中鬼子母龛初探》都通过对佛教石窟的分析,深化了我们对佛教艺术的理解。
    第二组的五篇论文着力于文本考据。高婷的《相属实有论的批判》基于梵、藏、汉三语文本对勘,分析了法称如何批判因果相属等的实有性,展现了作者扎实的语言功底。李晓楠的《管窥佛教大乘经典增衍流变特点一二》通过分析一部佛经的三个不同时期的汉译本,来讨论大乘佛经增衍流变的特点。李程的论文《谈“佛”》则另辟蹊径,用历史语言学的方法分析“佛”字的读音与演变。马艳的《“精进”词义初探》从“精进”一词的古汉语源流,结合《大乘集菩萨学论》,管窥佛经中词义的扩展与变化。旦知才旦则在《浅析汉藏梵语声明学》一文中,详细梳理了藏地梵语声明学的发展情况。
    第三组同学的论文以文化交流史为中心。乐恒的《认识与想象——中国古代地图中的“女国”小考》充分利用古代地图的史料,探究地图所折射出的有关“女国”的知识构架与传承关系,其研究角度较为新颖。陈溯的《波斯语印度史文献》梳理了11至18世纪波斯语历史作品的书写在印度的发展脉络,为印度伊斯兰化的研究提供了目录性的文献介绍。林一鸣的《浅探中国与印度之间的伊斯兰联系》梳理了纳格什班底教团的师承线索,重点说明中印之间存在一种去中心化的伊斯兰联系。王嘉伟的《试论初唐时期室利佛逝在中印两国佛教交流中的角色》和郑可心的《印度饮茶习俗的形成与中印文化交流》都从史料出发,从一个小的切入点反映出广阔的中印交流史,可谓以小见大。
    第四组的论文集中在印度宗教的研究。刘丽文的《杀生献祭是否神圣?》通过文本与实践的对比研究,分析印度女神杀生祭祀的内在矛盾在不同时代和情况下的动态变化。乐石滢的《印度教在泉州地区的发展和消亡》详细梳理并分析了泉州印度教的发展状况。袁权的《浅析<摩诃婆罗多>中的月经禁忌》通过分析史诗和法论中的月经禁忌,反映古代印度妇女地位的改变。周佳的《“天祠”祀何天》通过文本分析,创造性地提出了天祠可能与祆教有关的假设。段南的《法显、玄奘西行路线图之比较与分析》借助文献和历史地图,讨论了历史背景和社会因素对法显和玄奘选择西行路线时产生的作用和影响。最后,多伦多大学宗教系大四学生童一桐的英文论文A Reconsideration of Reginald Ray’s Theory of the Forest Origins of the Mahāyāna Buddhism采用西方的研究方法,利用巴利语的《清净道论》等典籍,对“大乘佛教起源于林住比丘”这一观点进行了驳斥。
    经过评委老师们的评选,在本次论坛中,乐恒同学获得博士组的一等奖;陈溯、张薇同学获得二等奖。林一鸣同学获得硕士组的一等奖,郑可心、高婷、李晓楠、李程、赖微、刘丽文同学获得硕士组二等奖。

 

获奖同学们与老师合影

 

    在下午的闭幕式中,萨尔吉老师对南亚论坛五年的历程作了简要的总结,他指出在历届论坛中,参与的同学来源广泛,选题涉及的地域十分广阔,论文中应用了多种研究方法,采用了多语种的文献,充分体现了北京大学南亚研究的特点。萨老师还展望了论坛的未来,提出将组织专题沙龙、出版优秀论文集,与相关院系加强互动,进一步拓宽学术领域,提升学术研究的能力。(撰稿:刘丽文)